学报动态

理科学报副主编张惠民等参加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会暨2012理科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浏览:

2012年6月13日至16日,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会暨2012理科学术年会在宝鸡万利酒店召开。副秘书长郭婕教授致开幕词。陕西省教育厅李梦泽处长、宝鸡文理学院副院长赵荣侠教授出席年会开幕式并讲话。80余名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代表出席会议。研究会副理事长张惠民编审、理科分会副理事长李斌编审、研究会副秘书长郭婕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在13日晚间的理事会上和次日的年会开幕式上,姚远理事长作了《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11年工作总结汇报》。

年会主题为“高校学术期刊功能与定位的反思”。

赵大良副理事长作了《机制转换与角色定位》的报告。报告就科研的竞争机制、学术研究的双重性、学术期刊的双重性、期刊出版的三种模式、编辑角色的三种类型、编辑角色的定位等分别提出自己的认识。其中还认为编辑角色可分为学者型编辑、全能型编辑和出版型编辑三类,观念的转换主要有杂家到专家的转变、由争宠到做嫁的回归、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和由纸质到数字的转变。

张惠民副理事长作了《高校学报重新定位的思考》的报告。报告分为整体情况、基本态势、改革现状、几点思考和努力方向等五个方面。他认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系统,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学术基础;内向性是高校学报与其他学术期刊相区别质的规定,是高校学报生存的基础,抛弃或者削弱高校学报的内向性都是不合适的;高校学报经营的目的在于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追求的是被引率、文摘率等指标,以及对社会的启迪作用,毫无保留地去拥抱市场,将会失去我们所拥有的。

宇文高峰副秘书长作了《高校学报特色化建设》的报告。报告从高等学校与学科建设、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高校学报的职能与定位、高校学报必须建立与学科建设的互动机制等四个方面展开。他认为高校学报只有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发挥学报传播、引领和培育的职能,打造学科专业特色栏目,才能走出一条高校学报特色化之路。

宝鸡文理学院邓诸平编审作了《期刊条形码的使用乱象以及纠正对策》的报告,涉及期刊条形码结构及意义、误用类型、纠正对策等。

会议还特约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作了《关-天地方文化介绍》的报告。

会议代表还在宝鸡、天水实地考察了关中-天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新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我校学报编辑部张惠民、强志军、王勇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