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热点与焦点的透视
---我校研究生文化节学术分论坛暨新闻出版研究所研究生传播学论坛举办
为给研究生搭建启迪智慧、传承知识和创新学术的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11月16日,我校研究生文化节学术分论坛暨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研究生传播学论坛在文科科研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新媒体条件下的编辑规律和编辑素养研究”。出席本次论坛的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我校学报主编、博士生导师张积玉教授,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蒋万胜博士,新闻出版所传播学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了论坛。报告会由我校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级研究生霍树婷主持。
会上,2006级研究生杨舒丹就近二十年来我国编辑规律研究作了简要回顾,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编辑规律研究作了展望。她从编辑活动质的规定性、编辑活动矛盾关系及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三个角度入手,对二十年来编辑规律研究进展作了梳理,并对编辑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编辑规律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部门编辑学研究、注重古今中外相结合、加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2006级研究生同娟解析了新环境下编辑素养要求。她指出新环境下编辑应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职业道德修养、熟练的基本业务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敏锐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
论坛精彩纷呈,中间穿插的点评和互动交流更是论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积玉教授和蒋万胜博士分别就两个报告做了精要点评,并为其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建议。同学们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整个报告会师生互动,观点新颖,思想碰撞,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报告会上,张积玉教授还就当前我国编辑学研究动态作了总结概括。他认为,在编辑学理论研究方面,建立普通编辑学日益受到重视,普通编辑学是研究各种媒体编辑活动共性的学科。普通编辑学不是研究各种媒体具体编辑活动特殊规律的理论,而是研究书报刊、网络出版、电子出版各种媒体编辑活动通用的共同规律的原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编辑学理论成果不少,但多数研究局限于书报刊传统媒体编辑活动,不能涵盖当前出现的新兴媒体;其次,重视编辑规范研究。编辑规范是人们在漫长的编辑实践活动中探索、总结所形成的被优化了的编辑行为模式或原则。编辑规范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编辑道德规范、编辑法律规范和编辑业务技术规范三个方面。新的数字化出版条件下尤其要注意编辑工作流程规范和编辑产品规范的研究;再次,编辑规律研究仍是编辑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编辑活动规律是编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编辑学科学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年来,专家学者纷纷从哲学认识论、文化传播学、编辑社会学、信息科学等视域,运用多种理论与方法展开研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编辑规律研究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最后,编辑主体研究仍是未来编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学术编辑要力求学者化,提高自身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学术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在编辑实践研究方面,新媒体的编辑活动是当前研究的新热点。新媒体的“新编辑”应该具备传统媒体编辑的能力,应该发扬传统媒体编辑的优良传统,具备很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文化、文字功底,保持踏实的工作作风,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另外,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研究也是近年研究的焦点。随着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多层次教育体系的形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确定好核心课程,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等问题,都深受学界重视。
新闻出版研究所历来重视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传播论坛已成功举办4期。本次论坛继续秉承“传时代精神,播思想新锐,论文化精髓”的宗旨。论坛开坛以来,同学们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运用这个学术平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智慧,锻炼了其学术组织、策划能力,演讲、写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相信传播学论坛会越办越好,同学们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