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动态

学报也“风流”

发布时间:2004年02月25日 浏览:

年前,曾经有过一种论调,认为各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净是些除了作者就少有人看的东西,一摞摞干放在那里。这种说法几乎成为一种时髦。确实,比起那些畅销小说来,学报的论文没有美味的花香,没有动人的颜面,素色寒酸,吸引不了太多的人。

不过,学报本来就不同于大众化的期刊。这就像爱因斯坦写相对论,本来就不打算通过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做科普工作,而且科普了这么多,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相对论。鱼有鱼路,虎有虎道,干吗老虎要跟鱼走一条路,那是不是太强“虎”所难了?西安作为建都13朝的文化古城,有着优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于这块文化热土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被美国著名检索期刊——《剑桥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杂志收录,让人不禁对学报的潜在优势刮目相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突出学校文、史、哲基础研究积累深厚,研究队伍实力强的优势,坚持开设“历史地理”、“唐史研究”、“唐诗研究”、“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司马迁研究”等栏目,并在心理学、教育学、古典文学、文艺学、中国哲学、语言文字学等领域形成了研究重点。其中唐史、古代文学、历史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始终处于全国领先的水平,一些成果还成为学报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标志。

学报到底是发表100年以后还有学术深度的纯学术文章,还是刊发密切联系国计民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回答是,注重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提倡各学科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要具有现实性、时代感,要研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的问题。这样的定位,产生了鲜明的社会效益。如《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成为兰州军区国防建设的重大课题成果,为国防战备公路的勘测与设计提供了依据。而由“周秦汉唐文化研究”栏目所发的《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一文,以可靠的论据颇具说服力地论述了“十三朝代说”,此观点已被陕西省、西安市政府采纳,作为陕西对外宣传的结论性意见。

晓 雯 《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21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