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学报编委会讨论决定,从1999年1月起在我校实施创办名牌学报工程,其奋斗目标是:经过5-7年的努力,力争使我校学报跨入陕西名牌期刊行列,成为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国际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全国名牌学报。
2.本刊在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连续三次 ( 1989年, 1995年,1999年) 荣获优秀学报一等奖。
3.我校理科版学报1999年度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居综合类期刊和师范院校学报前列。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0年11月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度的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为0.252,在85种综合类期刊中排名11,在26种师范类高等学校学报中名列第2;期刊总被引频次(指该刊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为169,在综合类期刊中排名14,在师范类高等学校学报中名列第2。 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前15名的排序为:中国科学D(1.077),中国科学E(0.620),科学通报(0.526),中国科学B(0.400),中国科学A(0.369),自然科学进展(0.365),中国科学C(0.363),中山大学学报(0.282),南京大学学报(0.27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0.25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0.252), 北京大学学报(0.247), 高技术通迅(0.210),中国科学基金(0.203),云南大学学报(0.200);师范类高等学校学报影响因子前5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0.25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0.25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0.175),西南师范大学学报(0.160),内蒙古师大学报(0.151)。综合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前15名的排序为:科学通报(2922),中国科学B(1180),中国科学A(577),中国科学D(448),南京大学学报(384),中山大学学报(326),武汉大学学报(290),厦门大学学报(273),兰州大学学报(244),四川大学学报(215),自然科学进展(211),北京大学学报(20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80),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69),高技术通讯(168);师范类高等学校学报总被引频次前5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80),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69),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6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25),东北师大学报(112)。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来评价科技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地位及其质量优劣,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而总被引频次显示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由这两项指标可以看出,学报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积极反应,说明我校学报工作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学报的学术质量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度影响因子居全国师范类高校学报之冠
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1年11月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表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度的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为0.2,在27种师范类高等学校学报中排名第1,在全国高校学报列第3位,在84种综合类期刊中位居13,期刊总被引频次(指该刊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为137,在综合类期刊中位居21,在师范类高等学校学报中排名第2.用影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来评价科技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地位及其质量优劣,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而总被引频次显示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由这两项指标可以看出,学报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积极反应,说明我校学报的学术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反映了我校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