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动态

学报编辑部参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 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7日 浏览:

   为了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要求,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22年11月5日召开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会议由北大学报副主编刘曙光主持。北大副校长孙庆伟致辞,中宣部理论局期刊处二级调研员杨振林、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四级调研员潘红涛讲话。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编李红岩、《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彭国华、《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曹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郭家宏、《新华文摘》总编喻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主编何云峰、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副院长王文军、《清华大学学报》副主编仲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杨其静、《南京大学学报》主编王浩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王建平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杜敏。

  杜敏主编在会上发言,认为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引领者、把关者、出版者、传播者,承担着重要的学术使命。这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观念的变革、行动的推进、传播的见效,及对新体系建构的开拓与引领。首先,要有时代感、使命感。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是基于现实需求、问题引领的知识建构,是解决理论、现实和学术问题的全方位的建构,这一建构出发点是为国家、社会、学术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知识服务;其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注重选题及学术内容的创新性。无论是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还是观点的创新,要形成知识的新累积,并以高质量形成一种引领,开拓新的研究论域。既是对以往的超越,也是一种新创造。再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从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研究出发、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自主建构,既要注重知识全球性的了解、把握,又要注重知识创新的国内外传播。最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注重处理好新体系与古代知识体系的继承、发展及再阐释的关系问题。